吴艳妮还是哭了:当她不再是100米栏赛道上唯一的“答案”!

Connor 欧意交易所官网 2025-11-20 2 0

来源:滚动播报

(来源:上观新闻)

吴艳妮还是哭了:当她不再是100米栏赛道上唯一的“答案”!

昨晚全运会田径赛场的压轴大戏,是女子100米栏。

当终点的大屏亮出“12秒81”的那一刻,看台上仿佛有一秒钟的安静——大家都在确认:真的不是吴艳妮?也不是卫冕冠军林雨薇?

是的,第四道的刘景扬,第一次站上全运会决赛跑道,就登上最高领奖台,还把今年国内最好成绩一起刷新了。

吴艳妮还是哭了:当她不再是100米栏赛道上唯一的“答案”!

新华社照片,广州,2025年11月19日 11月19日,冠军广东队选手刘景扬在比赛后与计时牌合影。 当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10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。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

吴艳妮还是哭了:当她不再是100米栏赛道上唯一的“答案”!

展开全文

11月19日,四川队选手吴艳妮(右)在比赛中。她获得亚军。 当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10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。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

吴艳妮还是哭了:当她不再是100米栏赛道上唯一的“答案”!

11月19日,广东队选手刘景扬(右一)、四川队选手吴艳妮(左二)、福建队选手林雨薇(中)在比赛中。她们分获冠、亚、季军。 当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10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。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

如果只看结果,这是一场典型的“黑马爆冷”;但如果把时间轴往前拉几年,你会发现,它也能看作是“吴艳妮现象”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注脚。

这已经是吴艳妮第三次站上全运会女子100米栏的领奖台了:天津全运会摘铜,陕西全运会差0.03秒屈居亚军,如今在“终极一战”的广东,她又以12秒85的赛季最佳,和冠军差了0.04秒。三届全运会,三块奖牌,没有一块是金牌——这对把“全运冠军”当作梦想之一的她来说,确实很残酷。

但另一方面,如果没有这几年“吴艳妮现象”,我们恐怕很难用这么高的期待,去审视一场女子100米栏决赛。

从成都大运会、杭州亚运会,到巴黎奥运会,她一次次把个人最好成绩推到12秒7区间;今年南京室内世锦赛,她又在60米栏跑出8秒01,打破尘封11年的全国纪录,积分一度登上亚洲第一。对一个长期在世界水平之外苦苦追赶的项目来说,她把“聚光灯”吸引了过来,让大家愿意看一眼女子短跨,愿意去讨论栏间节奏、技术细节,甚至愿意为一个“显眼包”争论上几句。

是的,争议一直伴随着她:妆容、姿态、镜头感,“网红”“流量”,这些标签时不时压过了“运动员吴艳妮”。但同时大家也应该看到:她一边承认自己的差距,一边主动把自己逼到世界级赛道上,让所有不足暴露在阳光下——她愿意去直面差距,也让大家看到差距。

所以,当她在这届全运会预赛里,顶着冷空气依然轻松跑出12秒98,成为唯一一个打开13秒的选手时,大家几乎默认了一个剧本:这应该是她“圆梦”的夜晚了。

真正的转折,发生在最后几栏。林雨薇抢得头程优势,吴艳妮用熟悉的后程节奏完成反超,而刘景扬,在所有目光的缝隙里越跑越顺,从第四道杀出,一脚踩在12秒81的终点线上——个人最佳、三届全运会第一次进决赛就夺冠,顺带刷新了她偶像吴水娇当年在全运赛场留下的那种“广东跨栏”的记忆。

而赛后,镜头又一次给回吴艳妮。她没有绕开失利,“全运会没有拿到冠军,对我来说是遗憾的,我现在心里挺难受。”但她紧接着说道:“接受自己的失败,在接受失败的同时再继续努力”“我希望大家在面对失败的时候,永不放弃。”她把“想哭”的情绪勇敢说出来,也把“永不放弃”的形象留给了所有人。

然而,到颁奖的时候,她原本在心里叮嘱自己“不要哭,要坚强”,结果当场边又响起一片“吴艳妮加油”的呼喊,她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银牌,还是没绷住——在领奖台上捂脸落泪。此后她依然带着点哭腔地解释:“本来想让自己不要哭,但颁奖时大家都在给我加油,那一刻就绷不住了。”

吴艳妮还是哭了:当她不再是100米栏赛道上唯一的“答案”!

新华社照片,广州,2025年11月19日 11月19日,获得亚军的四川队选手吴艳妮在颁奖仪式上哭泣。 当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10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。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

吴艳妮还是哭了:当她不再是100米栏赛道上唯一的“答案”!

11月19日,四川队选手吴艳妮(左)和教练在颁奖仪式上。 当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10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。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

如果只把这枪决赛理解成“吴艳妮的又一次遗憾”,就低估了这条跑道正在发生的变化。

昨晚,刘景扬以12秒81夺冠,吴艳妮12秒85、林雨薇12秒94分列二、三,三人全部在寒冷的夜里跑出赛季最佳;第四名夏思凝13秒12,同样刷了自己的赛季最好——这意味着,中国女子100米栏已经不是一条“孤独跑道”,而是形成了一个“12秒8—13秒”这个区间的争冠集团。

被人追上,并不丢脸;丢脸的是,在被追上之后不再进步。站在项目的角度,吴艳妮已经让这一项目不再冷清;接下来要做的,是在一个越来越拥挤的第一集团里,把那些零点零几秒的细节,一点一点抠回来。

这一枪之后,中国女子100米栏的故事,显然不会只属于吴艳妮。但她的点点滴滴,也已经写进了这个项目的底色里——有人被她点燃,有人超越她,有人想要打破她的纪录。

对一个曾经“差距被越拉越大”、很长时间无人问津的冷门项目来说,这或许就是迄今最好的时代。

原标题:《吴艳妮还是哭了:当她不再是100米栏赛道上唯一的“答案”!》

栏目主编:陈华 题图来源:新华社

来源:作者:解放日报 姚勤毅

评论